IPC分类号:
F21S10/00 | F21V14/08 | F21V17/02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号:
C4350 | C3545 | C3871 | C3976
当前申请(专利权)人地址:
526238 广东省肇庆市大旺高新区沙沥工业园和平路1号 (广东,肇庆,端州区)
工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1200786457546H
工商注册地址:
肇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平路1号
代理机构:
北京迎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摘要:
内设隔光件的灯具,包括一体形成且具有安装口的灯壳、底盖组件以及多个光源。底盖组件包含与灯壳的安装口形状适配并固定连接于灯壳的安装口处的底盖以及安装在底盖上并位于灯壳内部来将灯壳的内部空间分成互不透光的两部分的隔光件。多个光源分布于隔光件两侧并分别独立受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灯具,通过调整例如球形灯罩体形式的灯壳的摆放位置,或者使其并因此其中的隔光件或隔板转动,即可实现类似月亮盈亏变化的照明效果。
技术问题语段:
现有的大众灯具只能简单照明,无法满足人们的奇感需求。
技术功效语段:
本实用新型的灯具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 灯具底盖组件包括供电设备,可以为光源及电机等用电器具供电;2. 灯壳可以为3D打印件,底盖可以为模塑件,二者通过粘结固定在一起;3. 通过调整灯壳的摆放位置或使其转动,可以实现类似月亮盈亏变化的照明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灯壳,一体形成且具有安装口;
底盖组件,包含:
底盖,与灯壳的安装口形状适配并固定连接于灯壳的安装口处;以及
隔光件,安装在底盖上并位于灯壳内部,将灯壳的内部空间分成互不透光的两部分,
第一光源,位于灯壳的内部空间的互不透光的两部分的其中一部分中;以及
第二光源,位于灯壳的内部空间的互不透光的两部分的另一部分中,
其中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分别独立受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均安装在底盖上并通过隔光件相互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隔光件为柔性隔光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底盖组件还包含安装在底盖上的电机,电机具有相对待转动部分和待静止不动部分,待静止不动部分以输出轴形式略微向外伸出底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灯壳为球形,电机的输出轴沿球形灯壳的径向伸出底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形式的磁悬浮器,其中底盖组件还包含安装在底盖上的磁体,通过磁悬浮器与底盖上的磁体的相互作用,实现灯壳相对于磁悬浮器的悬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底盖与灯壳固定在一起后形成完整球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底盖组件还包括电池或无线供电接收线圈形式的供电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以任意姿态安置灯壳的支座,支座内设置有对灯具的供电设备进行充电或供电的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灯壳为3D打印件,底盖为模塑件,二者通过粘结固定在一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总体涉及一种灯具。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大众灯具大多仅具有简单照明效果,从而无法满足人们的新奇感。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灯具,其能够实现可变视觉照明效果。
[0004]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灯具,其包括:
[0005]灯壳,一体形成且具有安装口;
[0006]底盖组件,包含:
[0007]底盖,与灯壳的安装口形状适配并固定连接于灯壳的安装口处;以及
[0008]隔光件,安装在底盖上并位于灯壳内部,将灯壳的内部空间分成互不透光的两部分,
[0009]第一光源,位于灯壳的内部空间的互不透光的两部分的其中一部分中;以及
[0010]第二光源,位于灯壳的内部空间的互不透光的两部分的另一部分中,
[0011]其中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分别独立受控。
[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灯具,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可以均安装在底盖上并通过隔光件相互隔开。这种集成式底盖组件有利于组装制造。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灯具,隔光件可以为柔性隔光片。这有利于简化结构、便于组装并降低生产成本。
[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灯具,底盖组件还可以包含安装在底盖上的电机,电机具有相对待转动部分和待静止不动部分,待静止不动部分以输出轴形式略微向外伸出底盖。这提供了一种结构新颖的自转灯。这种情况下,灯壳可以为球形,电机的输出轴沿球形灯壳的径向伸出底盖。
[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灯具,还可以包括底座形式的磁悬浮器,其中底盖组件还包含安装在底盖上的磁体,通过磁悬浮器与底盖上的磁体的相互作用,实现灯壳相对于磁悬浮器的悬浮。这提供了一种结构新颖的磁悬浮灯具:由于灯壳在完全悬浮状态下能够相对悬浮器自由转动,因此无需另外设置驱动机构来使隔板转动即可实现月相变化效果。这种情况下,底盖可以与灯壳固定在一起后形成完整球体。磁悬浮器除了可以采用底座形式的磁斥型悬浮器(悬浮体可悬浮于底座上方)之外,也可以采用吊架形式的磁吸型悬浮器(悬浮体可悬浮于吊架的磁吸头下方),或者甚至还可以采用准悬浮器。
[00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灯具,底盖组件还可以包括供电设备,用于为光源及电机等用电器具供电。供电设备可以为电池或无线供电接收线圈。这种情况下,灯具还可以包括能够以任意姿态安置灯壳的支座,支座内还可以设置有对灯具的供电设备进行充电或供电的机构例如无效供电发射线圈等。
[00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灯具,灯壳可以为3D打印件,底盖可以为模塑件,二者通过粘结固定在一起。
[00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灯具,通过调整例如球形灯罩体形式的灯壳的摆放位置,或者使其并因此其中的隔光件或隔板转动,即可实现类似月亮盈亏变化的照明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实施例和附图只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来做出任何限制。
[0028]参见图1,其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灯具的一种具体结构。在图1所示结构中,由主罩体10及底盖20形成封闭球形外轮廓的灯罩体。主罩体10和底盖20可以通过粘结等合适方式连接在一起。主罩体10由透光材料例如透明或半透明材料通过模塑或3D打印制成,其内表面或外表面可以为光滑表面或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面。底盖20则可以由透光或不透光材料模塑制成。
[0029]底盖20内侧设置有结构支承件21,其上保持有圆形隔板30(隔板下部设置有与支承件21的轮廓对应的安装接口),隔板30的直径基本等于球形灯罩体的内径,从而将灯罩体内部分为两个分离的空间。隔板30的透光性小于主罩体10的透光性,优选由不透光材料制成。隔板30的一侧或两侧安装有独立控制LED光源31。另外,隔板30上还任选安装有为光源31供电的电池32。电池32可以为一次或二次电池。此外,底盖20上还可以设置有电源转接器23来为光源31或电池32供电。电源转接器23可以为电源插接口或无线供电接收线圈。
[0030]图1所示球形灯由于设置了隔板30,因此当仅点亮隔板30一侧的光源31时,球形灯罩体的一半发光,另一半黑暗。这时,通过变化其摆放位置,即可呈现从各种各样月牙到满月的不同月相照明效果。此外,当隔板30两侧的光源31(图1仅示出了隔板一侧的光源31)均点亮时,又可呈现全景球形灯的效果。
[0031]图2为图1所示球形灯的分解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支承件21上还固定有定向轴22,隔板30上还设置有径向接收槽34以及位于接收槽34两端的固定套筒33。隔板30上的接收槽34和套筒33共同构成用于定向轴22的轴接收机构,如下所进一步论述。
[0032]图2所示主罩体10为一体件,在其制造过程中先将隔板30置入其中。由于隔板30直径稍小于主罩体10或球形灯罩体的内径,因此主罩体10制成后隔板30可以在其中自由转动。定向轴22安装在底盖20的支承件21上,从主罩体10下部预留的与底盖20配合的开孔中对准隔板30的接收槽34及套筒33插入,并由此将隔板30调节至设定位置例如图示的竖直位置。处于竖直位置的隔板30会最小化底盖20所造成的不良照明效果。之后将底盖20粘结固定至主罩体10后即可形成封闭球形灯罩体,如图3所示。
[0033]图4所示球形灯结构类似于图2,其中底盖20上设置的支承件21被替换为电机外壳23,隔板30下部设置有与电机外壳23的外轮廓匹配的安装接口35。定向轴22从电机外壳23向上伸出,与向下伸出的电机旋转轴24同轴设置。在该结构中,可以通过将电机旋转轴24放置在支撑面(未示出)上,从而在电机工作时依靠重力造成电机旋转轴24相对支撑面静止不动而电机外壳23旋转,从而带动隔板30旋转而形成月相变化的照明效果。
[0034]图5是图4所示球形灯的一种3D打印制造示意图,其中在打印工作台51上先通过3D打印头50打印制造主罩体10。在水平层积打印至稍微超过半个主罩体10时,如图5所示,将隔板30连同其上的光源以及电池等置入其中,之后继续打印直至完成主罩体10。接下来再如前关于图2和图3所述那样通过定向轴22将隔板30调节到位并完成底盖20与主罩体10的粘结而形成基本封闭球形灯罩体。
[0035]图6示出了摆放在支座40上的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的由主罩体10和底盖20形成的球形灯罩体。支座40上也可以设置有供电或充电装置例如无线供电发射线圈(未图示)来为球形灯提供电力。虽然底盖20被向下摆放,但其也可以采用任何摆放朝向以获得相应的月相照明。当然,也可以省略这种任选的支座40而将球形灯罩体摆放在任何合适的支撑面上,如前所述。
[0036]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球形灯的另一种变型,其结构基本类似于图1-6所示结构,不同之处在于底盖20处还设置了柱形或环形磁铁26,对应的底座40中设置相应的较大环形磁铁42。从底盖20向下穿出的定位轴25伸入底座40上表面上设置的定位槽41中,这时磁铁26与磁铁42同轴布置且彼此面对的磁极相反。由于二者的相互作用,球形灯可准悬浮在底座40上方预定高度,再通过定位轴25的辅助定位功能——防水平偏移作用,即可实现一种准悬浮灯具。这种磁场结构的工作原理亦可参见申请人之前的专利CN100544183C和CN105790641B,在此仅以参见方式引入其全部内容。
[0037]在图7所示结构中,也可以省略定位轴25,而将球形灯作为悬浮体与悬浮底座(悬浮器)配合来实现其完全悬浮效果。这种悬浮体与悬浮底座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亦如申请人的上述专利所公开。悬浮时,由于作为悬浮体的球形灯自身还具有水平旋转自由度,因此其中的隔板亦可实现不断变化的月相照明效果。
[0038]另外,以上实施例中的隔板30也可以替代为柔性隔板例如柔性隔光片,从而可以更加简单方便地实现组装并进一步降低装置成本,如下实施例所述。
[0039]图8--11所示球形灯结构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变型。如图8-11所示,底盖20上固定设置有电机、柔性隔板30’、位于柔性隔板30’任一侧或两侧的光源(未具体示出)及电池(也未示出)等以形成底盖组件。另外,底盖20上还设置有充电口200来对电池充电,电池则可以为电机及光源等用电器件供电。电机具有待转动部分或外壳23和略微伸出底盖20的待静止不动部分或终端输出轴24,其中电机外壳23固定于底盖20。输出轴24借助于电机的齿轮减速系统234定向成沿着球形灯或球形主罩体10的直径方向。该实施例与图4所示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采用了柔性隔板30’替代了隔板30。柔性隔板30’可例如由不透光塑料圆片制成。下面根据图8-11简要描述该实施例的球形灯的组装过程。
[0040]首先组装好图8所示的底盖组件,其中柔性隔板30’处于完全伸展状态。接下来将图8所示底盖组件组装至事先3D打印形成的球形主罩体10中,其中主罩体10的底部留有圆形安装口11。如图9所示,将底盖组件上的柔性隔板30’折叠为筒状;然后将其通过安装口11插入主罩体10中,如图10所示。柔性隔板30’完全插入主罩体10后会借助弹性再次完全展开,如图11所示,从而将主罩体10内部分为两个独立空间。最后则将底盖20粘结固定在主罩体10的安装口处即可形成完整球形灯结构。在该结构中,同样可以通过将电机输出轴24放置在合适的支撑面(未示出)上,从而在电机工作时依靠重力造成电机输出轴24相对支撑面静止不动而电机外壳23旋转,从而带动隔板30’旋转而形成月相变化的照明效果。
[0041]在图8--11所示实施例中,也可以省略底盖20上的充电口200而像之前针对图6所示实施例描述的那样,在球形灯内例如底盖20或主罩体10上设置无线供电接收线圈来与例如额外支座上设置的无线供电发射线圈配合以为其中的用电器件供电。这种情况下,球形灯的整体外观更加完美。
[004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灯具并不局限于球形,还可以具有任何合适形状的封闭灯罩;定向轴和轴接收机构所形成的隔板定位调节装置也不局限于图示实施例,能够实现主罩体内隔板位置调节的任何合适手段都是可行的。另外,作为替代方式,隔板并不局限于平面圆板结构,也可以采用其它限制发光范围的半球面结构或其它合适的异形结构。此外,作为另一种替代方式,甚至可以省略内隔板而采用透光性差的材料例如不透光材料来制成球形灯罩体的一部分例如一半,或者在球形灯罩体外部附加不透光半球面外罩。这些替代方式均可实现球形灯的相应月相变化照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