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分类号:
F21K9/235 | F21K9/61 | F21K9/69 | F21V29/503 | F21V29/89 | F21V17/10 | F21Y115/10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号:
C3545 | C3871 | C3976
当前申请(专利权)人地址:
201604 上海市松江区石湖荡镇闵塔路558弄5号192室 (上海,上海,松江区)
工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101175997264564
工商注册地址:
上海市松江区石湖荡镇闵塔路558弄5号192室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ed双管镜光纤光源装置,涉及led双管镜光纤光源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整机外壳,整机外壳的一端安装有光纤接口,光纤接口的一端与整机外壳内部相连通,整机外壳内壁的一端配合有第一锥形隔圈;整机外壳内壁的中部卡接有套筒,套筒内侧的中部卡接有隔圈,隔圈的两侧均设置有管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散热铝件,可以对led芯片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延长了led芯片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Led芯片发出的光纤光源采用了双管镜进行光线的收集和聚焦,提高了光的传输效率,减少了损耗,且此装置可拆卸,装配简单,双管镜的采用,使得结构件的加工精度不需要很高,除散热铝件和压圈外其余结构件也可采用3D打印件。
技术问题语段:
现有LED光纤光源装置中,使用透镜将大功率LED芯片发出的光聚焦到光纤中,再以透镜对光纤出来的光进行扩束准直,以达到照明的效果。然而,由于透镜与光纤端口的距离难以精确控制,导致光在传导到光纤时出现损耗,降低照明效率。因此,需要一种新的LED光纤光源装置,以简化光路结构、提高光路稳定性和照明强度,同时降低光传输损耗。
技术功效语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散热铝件来散热,延长了led芯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采用双管镜进行光线的收集和聚焦,提高了光的传输效率,减少了损耗。同时,该装置可拆卸,装配简单,结构件的加工精度不需要很高,除散热铝件和压圈外其余结构件也可采用3D打印件。
权利要求:
1.一种led双管镜光纤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整机外壳(10),整机外壳(10)的一端安装有光纤接口(1),光纤接口(1)的一端与整机外壳(10)内部相连通,整机外壳(10)内壁的一端配合有第一锥形隔圈(2);
整机外壳(10)内壁的中部卡接有套筒(5),套筒(5)内侧的中部卡接有隔圈(4),隔圈(4)的两侧均设置有管镜(3),两管镜(3)均位于套筒(5)内;
套筒(5)远离第一锥形隔圈(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锥形隔圈(6),第二锥形隔圈(6)的一端设置有散热铝件(8),散热铝件(8)卡接在整机外壳(10)的内壁,散热铝件(8)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有led芯片(7),且led芯片(7)的一端伸入第二锥形隔圈(6)内,整机外壳(10)为圆柱形,且led芯片(7)位于整机外壳(10)的轴心上;
整机外壳(10)内壁周侧远离光纤接口(1)的一端开设有螺纹,散热铝件(8)的一侧设置有压圈(9),压圈(9)通过螺纹连接在整机外壳(10)内壁周侧的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双管镜光纤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整机外壳(10)内壁的一端开设有槽口,光纤接口(1)卡接在槽口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led双管镜光纤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锥形隔圈(2)位于槽口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双管镜光纤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锥形隔圈(6)卡接在整机外壳(10)的内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双管镜光纤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管镜(3)的相反端均与套筒(5)的两端平齐,管镜(3)内设置有镜片,且镜片呈弧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双管镜光纤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圈(9)压紧在散热铝件(8)的一端,散热铝件(8)压紧在第二锥形隔圈(6)的一端,第二锥形隔圈(6)压紧在套筒(5)的一端,套筒(5)压紧在第一锥形隔圈(2)的一端,第一锥形隔圈(2)的一端贴合在整机外壳(10)的内壁上。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led双管镜光纤光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ed双管镜光纤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公开号为CN211475533U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自聚焦透镜的LED光纤光源装置,包括光发射端、灯头端和光纤;其主要是以自聚焦透镜代替现有LED光纤光源装置中常用的透镜,将自聚焦透镜与光纤光源装置结合,大大简化光纤两端的聚焦光路、扩束准直光路,同时提高光纤光源装置光路的稳定性与照明强度;且通过自聚焦透镜的光学特性,使光汇聚于透镜凸面中心表面,因而能以简单套接的结构,实现光聚焦传输进入光纤,及从光纤出射后,准直射出的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幅减低光纤及透镜固定件的加工及安装精度要求,提升光传输的效率,减少光传输损耗,提升照明强度;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与拆卸。本实用新型可运用于高速拍摄灯源领域。然而上述设计仅仅是提供一种简单光源,使用范围较低。
[0003]现有产品使用透镜将大功率LED芯片发出的光聚焦到光纤中,进行传输。光传输到光纤末端后,再以透镜对光纤出来的光进行扩束准直,以达到照明的效果。聚焦与扩束的光学结构需要较高的加工精度,以使透镜与光纤端口的距离刚好为透镜的焦距。
[0004]受限于光学固定件的加工精度,与装配时的误差,难以保证透镜与光纤的距离恰好为透镜的焦距,导致光在传导到光纤时出现损耗,降低照明效率。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双管镜光纤光源装置,通过设置的散热铝件,可以对led芯片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延长了led芯片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Led芯片发出的光纤光源采用了双管镜进行光线的收集和聚焦,提高了光的传输效率,减少了损耗,且此装置可拆卸,装配简单,双管镜的采用,使得结构件的加工精度不需要很高,除散热铝件和压圈外其余结构件也可采用3D打印件,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led双管镜光纤光源装置,包括整机外壳,整机外壳的一端安装有光纤接口,光纤接口的一端与整机外壳内部相连通,整机外壳内壁的一端配合有第一锥形隔圈;
[0008]整机外壳内壁的中部卡接有套筒,套筒内侧的中部卡接有隔圈,隔圈的两侧均设置有管镜,两管镜均位于套筒内;
[0009]套筒远离第一锥形隔圈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锥形隔圈,第二锥形隔圈的一端设置有散热铝件,散热铝件卡接在整机外壳的内壁,散热铝件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有led芯片,且led芯片的一端伸入第二锥形隔圈内,整机外壳为圆柱形,且led芯片位于整机外壳的轴心上;
[0010]整机外壳内壁周侧远离光纤接口的一端开设有螺纹,散热铝件的一侧设置有压圈,压圈通过螺纹连接在整机外壳内壁周侧的一端。
[0011]可选的,整机外壳内壁的一端开设有槽口,光纤接口卡接在槽口内。
[0012]可选的,第一锥形隔圈位于槽口的一侧。
[0013]可选的,第二锥形隔圈卡接在整机外壳的内壁。
[0014]可选的,两管镜的相反端均与套筒的两端平齐,管镜内设置有镜片,且镜片呈弧形。
[0015]可选的,压圈压紧在散热铝件的一端,散热铝件压紧在第二锥形隔圈的一端,第二锥形隔圈压紧在套筒的一端,套筒压紧在第一锥形隔圈的一端,第一锥形隔圈的一端贴合在整机外壳的内壁上。
[001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通过设置的散热铝件,可以对led芯片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延长了led芯片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Led芯片发出的光纤光源采用了双管镜进行光线的收集和聚焦,提高了光的传输效率,减少了损耗,且此装置可拆卸,装配简单,双管镜的采用,使得结构件的加工精度不需要很高,除散热铝件和压圈外其余结构件也可采用3D打印件。
[0018]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0024]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0025]请参阅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led双管镜光纤光源装置,包括:整机外壳10,整机外壳10的一端安装有光纤接口1,光纤接口1的一端与整机外壳10内部相连通,整机外壳10内壁的一端配合有第一锥形隔圈2;
[0026]整机外壳10内壁的中部卡接有套筒5,套筒5内侧的中部卡接有隔圈4,隔圈4的两侧均设置有管镜3,两管镜3均位于套筒5内;
[0027]套筒5远离第一锥形隔圈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锥形隔圈6,第二锥形隔圈6的一端设置有散热铝件8,散热铝件8卡接在整机外壳10的内壁,散热铝件8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有led芯片7,且led芯片7的一端伸入第二锥形隔圈6内,整机外壳10为圆柱形,且led芯片7位于整机外壳10的轴心上;
[0028]整机外壳10内壁周侧远离光纤接口1的一端开设有螺纹,散热铝件8的一侧设置有压圈9,压圈9通过螺纹连接在整机外壳10内壁周侧的一端。
[0029]本实施例一个方面的应用为:散热铝件8对led芯片7进行散热,led光线经管镜(右)收集,平行光进入管镜(左)汇聚到光纤端面,光学尺寸为21mm,其中Led采取可见光。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中所涉及的led芯片可通过蓄电池供电或外接电源。
[0030]通过设置的散热铝件8,可以对led芯片7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延长了led芯片7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Led芯片7发出的光纤光源采用了双管镜3进行光线的收集和聚焦,提高了光的传输效率,减少了损耗,此装置可拆卸,装配简单,双管镜3的采用,使得结构件的加工精度不需要很高,除散热铝件和压圈外其余结构件也可采用3D打印件。
[0031]需要说明的隔圈4为圆环形结构,使得穿过其一管镜3的光束可以通过隔圈4进入另一管镜3内。
[0032]本实施例的整机外壳10内壁的一端开设有槽口,光纤接口1卡接在槽口内。
[0033]本实施例的第一锥形隔圈2位于槽口的一侧。
[0034]本实施例的第二锥形隔圈6卡接在整机外壳10的内壁。
[0035]本实施例的两管镜3的相反端均与套筒5的两端平齐,管镜3内设置有镜片,且镜片呈弧形。
[0036]本实施例的压圈9压紧在散热铝件8的一端,散热铝件8压紧在第二锥形隔圈6的一端,第二锥形隔圈6压紧在套筒5的一端,套筒5压紧在第一锥形隔圈2的一端,第一锥形隔圈2的一端贴合在整机外壳10的内壁上。
[0037]请参阅图1所示,光纤接口1伸入槽口的一端到第一锥形隔圈2一侧的管镜3内镜片的中心距离为A,led芯片7伸入第二锥形隔圈6的一端到第二锥形隔圈6一侧的管镜3内镜片的中心距离为B,且距离A等于距离B等于21mm。
[0038]Led光源装置使用SMA905标准光纤接口连接光纤跳线。
[0039]锥形隔圈就是在光线收集和聚焦时不挡光,不会因此降低光的能量和强度。
[0040]上述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
[0041]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004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