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旋转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
CN211795450U
公开(公告)日:
2020-10-30
申请号:
CN202020160900.3
申请日:
2020-02-11
授权日:
2020-10-30
受理局:
中国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简单法律状态:
有效
法律状态/事件:
授权 | 质押 | 权利转移
IPC分类号:
A47C17/86 | A47C7/00 | A47B97/00
战略新兴产业分类:
-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号:
C2190 | C2110 | C2120 | C2130 | C2140
当前申请(专利权)人:
迪欧家具集团有限公司
原始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林业大学
当前申请(专利权)人地址:
528415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华园路10号
工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2000770978582P
工商登记状态:
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工商注册地址:
中山市小榄镇华园路10号(增设1处经营场所,具体为:中山市小榄镇宝丰社区泰业路1号2、3、4、5栋)
工商成立日期:
2005-01-24
工商企业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迮佳 | 苗艳凤 | 赵霏越 | 邹同 | 陈玉龙 | 叶永珍 | 邹峰 | 关惠元 | 黄琼涛
代理机构:
江苏纵联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陈娜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旋转连接结构,包括外壳、旋转组件和连接带,外壳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与下壳均采用半球形或半椭圆形,上壳的一端设有上通孔,上壳的另一端形成上对接端,下壳的一端部设有下通孔,下壳的另一端形成下对接端,上壳的上对接端与下壳的下对接端连接,外壳设有旋转槽,上壳与下壳共同形成旋转内室,旋转内室内设有旋转组件,旋转组件包括旋转球;该种可旋转连接结构,结构设计合理,能够用于可拆装家具中的床栏杆、椅子靠背拉档杆等构件连接木雕或其他物品,并为所连物品提供角度旋转,便于安装与拆卸,使用便捷。
技术问题语段:
现有的可拆装家具难以连接悬挂物件,尤其是可旋转连接悬挂物件,同时需要在较低的生产成本下实现。
技术功效语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提供一种可旋转连接结构,通过连接带的挂物端连接待连物品,实现待连物品绕杆状构件转动的目的。该结构设计合理,适用于可拆装家具中的床栏杆、椅子靠背拉档杆等构件连接木雕或其他物品,并为所连物品提供角度旋转,便于安装与拆卸,使用便捷。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旋转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旋转组件和连接带,外壳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与下壳均采用半球形或半椭圆形,上壳的一端设有上通孔,上壳的另一端形成上对接端,下壳的一端部设有下通孔,下壳的另一端形成下对接端,上壳的上对接端与下壳的下对接端连接,外壳设有旋转槽,上壳与下壳共同形成旋转内室,旋转内室内设有旋转组件,旋转组件包括旋转球,旋转内室的直径大于旋转球的直径,旋转球设有贯通转孔,贯通转孔的上端连通上通孔,贯通转孔的下端连通下通孔,贯通转孔的直径分别大于上通孔与下通孔的直径,连接带的一端连接旋转球,连接带的另一端设有挂物端,挂物端活动穿过旋转槽并设于外壳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上壳的上对接端设有上卡环,下壳的下对接端设有下卡环,下卡环设于上卡环的外侧,下卡环连接上卡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旋转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下卡环与上卡环间设有涂胶层,下卡环通过涂胶层粘接上卡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旋转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下卡环的内侧设有下凸棱,上卡环的外侧设有上凸棱,下卡环通过下凸棱与上凸棱与上卡环卡接。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旋转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上壳的上对接端设有上旋转槽,下壳的下对接端设有下旋转槽,上边槽与下边槽共同形成旋转槽。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旋转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带的直径小于旋转槽的宽度,旋转槽分别与上通孔、下通孔的中轴线垂直设置。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旋转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上通孔与下通孔形状相同,上通孔采用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或正多边形。 8.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旋转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外壳与旋转组件分别采用3D打印而成。 9.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旋转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旋转球设有用于连接带穿过的定位孔,定位孔的两端分别连通旋转槽与贯通转孔。 10.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旋转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图案层,图案层设于外壳上。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旋转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现有的家具种类多种多样,其中可拆装家具作为主要种类之一,具有便于安装与拆卸等优点,深受用户喜爱。在可拆装家具的使用过程中,会发生需要连接悬挂物件如木雕、置物袋等在家具上的情况。目前现有的可拆装家具存在难以连接悬挂物件,导致难以连接悬挂物件的问题。更难以实现可旋转连接悬挂物件。此外,考虑生产效益的提高,应该控制生产成本在较低水平。 [0003]上述问题是在可旋转连接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应当予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旋转连接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如何实现悬挂物件如木雕或置物袋等可旋转连接在可拆装家具的杆状构件上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可旋转连接结构,包括外壳、旋转组件和连接带,外壳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与下壳均采用半球形或半椭圆形,上壳的一端设有上通孔,上壳的另一端形成上对接端,下壳的一端部设有下通孔,下壳的另一端形成下对接端,上壳的上对接端与下壳的下对接端连接,外壳设有旋转槽,上壳与下壳共同形成旋转内室,旋转内室内设有旋转组件,旋转组件包括旋转球,旋转内室的直径大于旋转球的直径,旋转球设有贯通转孔,贯通转孔的上端连通上通孔,贯通转孔的下端连通下通孔,贯通转孔的直径分别大于上通孔与下通孔的直径,连接带的一端连接旋转球,连接带的另一端设有挂物端,挂物端活动穿过旋转槽并设于外壳外。 [0007]进一步地,上壳的上对接端设有上卡环,下壳的下对接端设有下卡环,下卡环设于上卡环的外侧,下卡环连接上卡环。 [0008]进一步地,下卡环与上卡环间设有涂胶层,下卡环通过涂胶层粘接上卡环。 [0009]进一步地,下卡环的内侧设有下凸棱,上卡环的外侧设有上凸棱,下卡环通过下凸棱与上凸棱与上卡环卡接。 [0010]进一步地,上壳的上对接端设有上旋转槽,下壳的下对接端设有下旋转槽,上边槽与下边槽共同形成旋转槽。 [0011]进一步地,连接带的直径小于旋转槽的宽度,旋转槽分别与上通孔、下通孔的中轴线垂直设置。 [0012]进一步地,上通孔与下通孔形状相同,上通孔采用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或正多边形。 [0013]进一步地,外壳与旋转组件分别采用3D打印而成。 [0014]进一步地,旋转球设有用于连接带穿过的定位孔,定位孔的两端分别连通旋转槽与贯通转孔。 [0015]进一步地,还包括图案层,图案层设于外壳上。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可旋转连接结构,外壳通过上通孔与下通孔连接杆状构件如床栏杆或椅子靠背拉档杆等,通过连接带的挂物端连接待连物品,进而在旋转球在旋转内室内转动时,能够实现待连物品绕杆状构件转动的目的。该种可旋转连接结构,结构设计合理,能够用于可拆装家具中的床栏杆、椅子靠背拉档杆等构件连接木雕或其他物品,并为所连物品提供角度旋转,便于安装与拆卸,使用便捷。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0025]实施例 [0026]一种可旋转连接结构,如图1和图2,包括外壳、旋转组件和连接带8,外壳包括上壳1和下壳2,上壳1与下壳2均采用半球形或半椭圆形,上壳1的一端设有上通孔3,上壳1的另一端形成上对接端,下壳2的一端部设有下通孔4,下壳2的另一端形成下对接端,上壳1的上对接端与下壳2的下对接端连接,外壳设有旋转槽5,上壳1与下壳2共同形成旋转内室,旋转内室内设有旋转组件,旋转组件包括旋转球6,旋转内室的直径大于旋转球6的直径,如图4,旋转球 6设有贯通转孔7,贯通转孔7的上端连通上通孔3,贯通转孔7的下端连通下通孔4,贯通转孔7的直径分别大于上通孔3与下通孔4的直径,连接带8的一端连接旋转球6,连接带8的另一端设有挂物端,挂物端活动穿过旋转槽5并设于外壳外。 [0027]该种可旋转连接结构,外壳通过上通孔3与下通孔4连接杆状构件18如床栏杆或椅子靠背拉档杆等,通过连接带8的挂物端连接待连物品,进而在旋转球 6在旋转内室内转动时,能够实现待连物品绕杆状构件18转动的目的。该种可旋转连接结构,结构设计合理,能够用于可拆装家具中的床栏杆、椅子靠背拉档杆等构件连接木雕或其他物品,并为所连物品提供角度旋转,便于安装与拆卸,使用便捷。 [0028]该种可旋转连接结构的具体使用过程为,在上通孔3、贯通转孔7、下通孔 4内穿过床栏杆或椅子靠背拉档杆、椅腿等杆状构件18,从而通过上通孔3、下通孔4,将外壳与杆状构件18连接,通过连接带8分别将旋转球6与待连物品连接,从而旋转球6在外壳的旋转内室内转动时,待连物品能够实现绕杆状构件 18转动。操作简便,能够简易地实现可旋转连接。 [0029]该种可旋转连接结构中,如图5和图6,上壳1的上对接端设有上卡环10,下壳2的下对接端设有下卡环11,下卡环11设于上卡环10的外侧,下卡环11 连接上卡环10。 [003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5,下卡环11与上卡环10间设有涂胶层12,下卡环11通过涂胶层12粘接上卡环10。通过涂胶层12实现下卡环11与上卡环10 的粘接,便于安装。 [0031]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6,下卡环11的内侧设有下凸棱15,上卡环10 的外侧设有上凸棱14,下卡环11通过下凸棱15与上凸棱14与上卡环10卡接。下卡环11与上卡环10优选采用塑料制成。在下卡环11与上卡环10卡接时,下凸棱15越过上凸棱14即可实现连接。在进行拆卸时,将下壳2与上壳1脱离,可以实现外壳的更换。外壳的外侧设置若干防护凸棱,便于安装与拆卸外壳,实现防滑的目的。 [0032]该种可旋转连接结构中,上壳1的上对接端设有上旋转槽16,下壳2的下对接端设有下旋转槽17,上边槽与下边槽共同形成旋转槽5,便于实现外壳的更换 [0033]该种可旋转连接结构中,上通孔3与下通孔4形状相同,上通孔3采用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或正多边形。上通孔3与下通孔4的形状相同,能够通过采用不同形状,来实现与不同形状的杆状构件18的连接。上通孔3与下通孔4的尺寸与家具的杆状构件18吻合,实现固定作用。贯通转孔7的尺寸大于家具的杆状构件18的宽度,便于活动。 [0034]该种可旋转连接结构中,如图1,连接带8的直径小于旋转槽5的宽度,便于连接带8在旋转槽5中转动。旋转槽5分别与上通孔3、下通孔4的中轴线垂直设置,实现连接带8在旋转槽5方向的旋转。如图3,旋转槽5优选采用弧形旋转槽5,旋转槽5采用弧度为大于0且小于2Πrad的旋转槽5,优选为Π/2、Π、3Π/2rad。旋转槽5决定木雕等待连物品的转动范围。旋转球6设有用于连接带8穿过的定位孔13,定位孔13的两端分别连通旋转槽5与贯通转孔7,通过设置定位孔13,将连接带8的端部穿过定位孔13,并穿入贯通转孔7内打结固定即可,便于连接与拆卸。连接带8的挂物端可连接置物袋9或挂钩,置物袋 9用于放置物品,挂钩可以用于挂毛巾等物品。 [0035]该种可旋转连接结构中,外壳与旋转组件可分别采用3D打印而成。还包括图案层,图案层设于外壳上,通过设置图案层,图案层可以粘接在外壳上,从而便于更换图案层,增加美观性的同时,并能够进一步增加趣味性。
返回